logo
Navigation
Views: 449 | Replies:0
新年贺词哪家强?特朗普、普京、金正恩2018想干啥?
OP 01/02/2018

每到元旦来临,就是各国领导人“炫贺词”的时候!

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文在寅、德国总理默克尔、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这些各国的“大boss”们,又说了啥呢?

美国总统特朗普:我们正在让美国重新强大

“一年过去了,而我们刚刚开始。我们正在共同使美国再次伟大!”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发表了新年讲话。特朗普在演讲中表示,“我们曾孕育现代世界,通过美国人的力量与技巧,我们将继续塑造世界的明天。”特朗普还列举了他上任以来的政绩,如任命新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及在税收改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特朗普还在推特上发文说:“随着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聪明,我希望所有的朋友、支持者、敌人、仇敌,甚至不诚实的假新闻媒体都有个健康、快乐的新年。2018年将是美国变得伟大的一年。”

“新年快乐!我们正在让美国重新强大,而且速度比任何人想象得都快!”

俄罗斯总统普京:团结和对祖国无私的爱,能够取得崇高成就

当地时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电视上发表新年贺词期间,特别向那些仍坚守工作岗位的各界人士以及履行军人职责的官兵致以祝福。他表示,团结、友谊和对祖国无私的爱能使力量倍增,做出令人赞许的行为并取得崇高的成就。

普京在新年致辞中说:“在此特别向那些仍坚守工作岗位的各界人士以及履行军人职责的官兵致以祝福,包括医院值班的医务人员、驾驶飞机和列车的工作人员。我们共同庆祝这一美好的新年夜。我们在平日里的共同事业中也团结一心。团结、友谊和对祖国无私的爱能使力量倍增,做出令人赞许的行为并取得崇高的成就”。

普京还衷心感谢所有人,感谢他们相信自己和国家、付出劳动并取得成果。

普京说:“我们即将迎来2018年,希望新的一年将会是能够实现所有美好祝愿的一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相信并祝愿所有人在这一年中心想事成。”他还说:“让信任和相互谅解永远与我们同在”。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期待2018成为改革实行之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月1日发表了新年感言。在表明决心实现去年众院选举承诺中提出的“全年龄层型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他表示“今年是‘实行的一年’。在远望2020年和更远未来的同时,安倍内阁将朝着新的国家建设的方向,强有力地推进改革”。日本共同社认为,安倍该发言似乎可被解读为“”瞄准长期执政,力争在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实现第三次连任”。

安倍提及2018年是明治维新150周年的节点,称当时“为了克服殖民统治浪潮涌来、应被称为国难的危机,一举推进了近代化”。他赞扬先驱者称:“原动力是每一个日本人。通过集结所有日本人的力量,彻底守护了独立。”

安倍还就日本的现状强调“正直面少子老龄化这一应被称为国难的危机”。作为“安倍经济学”的成果,他列举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有效求人倍率(编者注: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有所改善,并呼吁“如果能打造谁都能最大限度发挥能力的‘一亿总活跃社会’,日本就能够强力发展”。

共同社指出,安倍新年感言并未提及外界关注的“修改宪法”一事。

印度总理莫迪:将“积极印度”转型为“进步印度”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12月31日通过广播向印度全国发表新年问候。莫迪在讲话中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需要将印度从“积极印度”转型为“进步印度”。此外,他还在讲话中谈到了印度“新青年”、“清洁印度”、穆斯林妇女权益保护,并展望印度新一年的外交盛事。

据《印度快报》报道,莫迪在新年致辞中说,2000年出生的人将从这个元旦开始,逐步拥有合法选举权。印度欢迎这些“新印度选民”,他们将成为“新印度”的基石,“新印度”之梦将通过这些年轻人的能力和力量实现。莫迪还提议成立一个由年轻人组建的“模拟议会”,让他们一同探讨如何让“新印度”在未来五年继续发展。

莫迪重点谈论了印度的环境保护工作。他说,单靠政府来保持清洁是不够的。每个公民和人民团体都有很大的责任。所有印度人应一起建立一个“清洁的印度”和“无污点的印度”。

莫迪谈及保护妇女权益问题时说,印度政府废除了一些在过去70年来一直存在着的歧视传统,来改善印度穆斯林妇女的生存状况。印度的穆斯林妇女现在可以不需要在男性监护人的陪同下就能够参加朝圣。他还将为了印度女性可以获得和男性同等的权利、平等的机遇而不断努力。

谈及外交领域的成果,莫迪说,2017年对于东盟国家以及印度来说都是特殊的一年。2017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2017年也是印度加入东盟25周年。1月26日,十国领导人将抵达印度,这将是所有印度人的荣耀。

韩国总统文在寅:全力改善人民生活

韩国总统文在寅1日发表新年贺词表示,2018年将集中一切力量改善人民生活,将其作为施政的最优先目标,让人民切身感受到民生变化。

文在寅在他任内首次发表的新年贺词中表示,将更加坚定不移地顺应民意建设公正正义的大韩民国,他坚信还国家以应有面貌,将为人民团结和经济增长注入更大动力。执政7个多月的文在寅表示,建设像样国家的信念让全国人民团结如一,在过去一年克服了无数困难。贸易额恢复1万亿美元规模,经济增速回升到3%以上,在国内政局混乱、朝鲜半岛危机之中取得如此成就尤为难得。

文在寅希望,戊戌年能成为劳资政三方对话等社会各领域实现和谐互动的一年,如果各方各让一步分担责任,就离共同繁荣的国家更近一步。文在寅还呼吁国民关注声援开幕在即的平昌冬奥会。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有意派团参加平昌冬奥 已完成核武建设大业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1日通过朝鲜中央电视台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他表示,祝愿平昌冬奥会圆满成功,朝鲜有意采取包括派团参赛的所有措施,并愿与韩方就此尽快举行会谈。

金正恩在贺词中表示,新年里朝鲜人民将迎来建国70周年大庆,韩国也将迎来冬季奥运会盛事,2018年对朝鲜和韩国都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平昌冬奥会将成为提升民族地位的良机,衷心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在韩朝关系方面,金正恩表示有必要打破冻结的韩朝关系现状,确保民族大事隆重举行,彰显民族气概和尊严,迎接民族发展史上特殊且重大意义的一年。金正恩还称,韩朝应共同努力营建和平环境、缓解军事紧张、避免局势激化。韩联社分析认为,此番言论或表明朝方有可能接受韩方此前提出的举行韩朝军事会谈的提议。

金正恩表示,去年朝鲜完成国家核武力建设的历史大业,有能力应对和封锁任何核威胁。他说,美国全境都在朝鲜的核打击范围内,并且核按钮就在他的办公桌上。美国应意识到,这不是威胁而是现实,决不容许美国向他和朝鲜发起战争。

英国首相特雷莎:英国将“重拾信心与骄傲”

正纠结于脱欧谈判的英国首相梅伊特雷莎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发表时新年贺词称,2018年将是英国“重振信心和骄傲”的一年。

梅在位于唐宁街的府邸发表新年贺词表示,2017年对英国来说是进步的一年,因为英国在脱欧谈判的第一阶段中,就脱欧法案、北爱尔兰边界和欧盟公民权利方面达成协议,“我相信2018年可以是我们国家重振信心和骄傲的一年。”

梅在讲话中还呼吁英国人重拾信心,“无论未来将面临什么挑战,身为一个自豪的人民,我相信国家将会团结一致共同克服问题;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以披荆斩棘之势,一步一步实行脱欧进程,并在未来迎来经济更好、更强大、更公平的新社会。”

此外,梅也强调,新的一年将不止把重心摆在脱欧上,英国政府会致力谋求收支平衡,但仍会增加对警务、教育及公共医疗的资源。对于国际层面的合作,特雷莎?梅强调英国会加强打击极端主义、应对气候变化及海洋的塑料垃圾。

法国总统马克龙:重振欧洲雄风对抗中美

法国总统马克龙除夕夜在爱丽舍宫发表了其出任总统以来的首次新年贺词。马克龙在演讲中表示,新的一年将继续进行2017年开始的“深入改革”,迎接“法兰西的复兴”。

马克龙2018年将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里,我需要你们”,法国不会向民族主义也不会向怀疑主义妥协。在演讲中,马克龙尤其强调在教育,劳工及气候领域的深化改革,“我知道一些人并不认同政府的决策,我尊重他们并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但我不会停止行动。”马克龙说,改革将以“同样的力度节奏进行”。

马克龙称,“我们需要重建欧洲雄风,在经济、社会、环保和科技等方面应对中国及美国。”此外,马克龙还强调,将一如既往与德国共同合作,“这是推动欧洲前进必不可少的条件”。

德国总理默克尔:让分裂的德国更有凝聚力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周日在她的年度新年讲话中承认,德国内部正面临着巨大的分歧,她将迅速组建一个新政府,以确保2018年及以后的成功。

默克尔在演讲中表示,”从去年众多的对话和会议中,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担心德国的社会凝聚力。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意见分歧了,有些人甚至认为,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条深深的裂痕。”默克尔表示,有人说,德国是一个强大且经济成功的国家,但也有人说“有太多人不是成功的一部分”。此外,有很多人担心犯罪和暴力过多问题,也不知道德国该如何规范移民。

不过,默克尔表示,对正确答案的争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她“希望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到,是什么把我们从内心深处联系在一起”,更加明确地凸现共性,以及“努力更加尊重他人 ,而且是广义上的尊重”。

默克尔还强调,德国的未来与欧洲的未来“息息相关”。27个欧盟成员国必须比以往更为紧密地团结起来,作为一个共同体来协调行动。

不过,德国媒体注意到,有一个话题默克尔并未在今年的新年讲话中提及,那就是恐怖主义。

1 0
 Share with WeChat
Open your WeChat,Scan QR Code,and then click the share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of your sc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