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Navigation
Views: 3338 | Replies:0
美国遭到恐怖袭击 川普为什么大骂奥巴马?
OP 11/08/2017

10月31日和11月5日,美国接连发生了两起恶性事件,一起是纽约纽约下城市中心“10.31”暴恐袭击案(8死12伤,是“9.11”后纽约伤亡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另一起则是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小镇“11.5”教堂枪击案(27死25伤)。

这两起恶性暴力案件共同的特点是伤亡惨重,作案手段凶残且系“独狼”所为,但在更多方面却表现出大相径庭的特点。

“10.31”暴恐袭击案,作案者为受“伊斯兰国”原教旨暴恐思想影响的中亚移民、29岁的乌兹别克斯坦移民谢波夫(Sayfullo Saipov),案件发生在美国控枪措施最严厉的纽约州,凶手的凶器是一辆租来的二手皮卡车,唯一的枪械则是不具备什么杀伤力、只能吓唬人的BB枪;“11.5”枪击案则发生在美国枪支管制最宽松的德州,枪手凯利(Devin Patrick Kelley)是土生土长当地白人,当过兵、是虔诚基督教徒,甚至在夏季圣经学校教过书。

这显然不符合各种已知的“恶性事件模版”,如奥巴马(Balack Obama)的“不禁枪是美国暴力之源”,或川普的“特定地区、特定宗教移民是美国不安定因素”,这两种说法都得到其支持者广泛认同,却都注定会在这接连发生的两件恶性暴力案件中“露怯”:川普在“10.31”案发生后,大骂2010年由奥巴马一手推动的、俗称“绿卡大抽奖”的“多元化签证计划”是“将敌方战斗人员放入美国的可笑措施”,誓言要在国会采取行动,将这项计划彻底废除(这项计划每年针对特定国家的申请者进行“抽奖”,中签者可以获得美国绿卡,并合法永久性移民美国,“10.31”案枪手谢波夫正是通过该计划,在2010年也就是计划实施当年入境美国并获得绿卡的),但这样的“防范措施”显然完全不足以将土生土长的美国退伍兵、基督徒凯利“检疫隔离”;同样,“11.5”枪案发生后奥巴马第一时间照例再弹“控枪”老调,立即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被“德克萨斯红脖子”们嘲讽“前几天纽约皮卡撞人时你怎么不出来说‘控枪就能消弭恶性暴力’”?

很显然,奥巴马和川普——或毋宁说美国当今政治舞台上针锋相对、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对立两派,在谈论美国恐怖及恶性暴力危害,以及治理之策时,更多采取了“挑对方毛病”、“反对对方政策”的功利主义手段,这就必然会树立起一正一反两块模版(当然,彼此口中“正确模版”和“错误模版”是相反的),并拼命吹捧本方的一块,贬低对方的一块。

同样,媒体、公众和网络及现实中的芸芸众生,也自觉不自觉地将暴力、恐怖威胁“模版化”。稍早发生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凶手本人及其女友都曾一度被传为“原教旨分子”(当然这其中有ISIS趁乱“冒领”的因素),事实上凶手是本地人,其女友则是菲律宾人,“模版”再次失灵。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暴力和恐怖的成因是具体的、复杂的、多样化的:既可能是事先策划的有组织犯罪甚至恐怖袭击,也可能是临时起意的“激情犯罪”(据报道“11.5”枪案凶嫌凯利就可能是因家庭纠纷等因素“激情犯罪”的、有家暴史的人);既可能用枪、炸药等管制武器,也可能用卡车、煤气罐等寻常物件;既可能发生在枪械泛滥的德州,也可能发生在控枪严密的纽约州;凶嫌既可能是合法移民、非法移民、难民、偷渡者,也可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可能是任何肤色、思想和信仰。一味“套模版”,很可能犯下守株待兔、削足适履的错误,无法对症下药,切实解决恶性暴力事件危害社会稳定的问题。

事实上这种在重大公众事件分析、判断和评论上“套模版”的习惯不仅美国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人都不能免俗。在当今网络时代,人们应努力改掉这种思维、分析和判断模式,以免妨碍对问题根源和解决问题真正途径的探究。

0 0
 Share with WeChat
Open your WeChat,Scan QR Code,and then click the share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of your sc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