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Navigation
Views: 6423 | Replies:0
深度文章:如何正确有效地反对亚裔细分?
By  孟小洁  
OP 08/08/2017

作者:孟小洁律师


最近亚裔细分的法案在罗德岛州参众两院都通过并得到州长的签字而生效。随着更多的州通过亚裔细分法案,亚裔细分一事再次在华人社区引发广泛热议和忧虑。笔者所在的加州,于去年9月通过了修改版的亚裔细分法案AB1726,摘除了原先适用于教育领域的部分,保留了医疗领域的适用。

当时加州的亚裔细分法案就在华人社区掀起了巨大波澜。有很多华人社区的社群领袖以及热心群众,都为反对亚裔细分法案做了大量的工作。反对的主要观点认为,这是一个针对亚裔的歧视性法案,并且是为了平权法案的恢复做铺垫。反对活动得到了加州共和党参议员Bob Huff的大力支持,最后在删减了高等教育部分后通过。

自从去年加州的亚裔细分法案事件出来后,笔者一直在跟踪亚裔细分的各路报道,包括中文媒体圈的报道丶美国亚裔民权组织的报道,以及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也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正反方的态度。随着全美更多州开始执行亚裔细分,笔者想要厘清这件事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目前的反对为什么在一些州收效不佳。

请大家注意,虽然细分的是亚裔,但是在参众院投票的可不只有亚裔。所以细分亚裔的法案是否会在更多州通过,或者在加州是否最后会加上高等教育的部分,不完全取决于亚裔群体内部的意见。想来也是有意思,亚裔要不要被细分,最终的决定权其实在一群非亚裔的人手里,取决于他们的立场和观感。

笔者在此把目前支持和反对双方的论点总结如下。假设读者您是一位非华裔,甚至非亚裔人士,请您根据下面的理由判断,您会支持哪一边。

支持亚裔细分派:
1)提出者:东南亚移民,以加州菲律宾裔议员Rob Bonta为代表。笔者提醒大家注意,这些提出人,本身也是亚裔而不是其他裔这件事情很重要,下文再赘述。
2)支持细分原因主要有两点:
a. 亚裔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把来自东亚丶南亚丶东南亚等所有的亚洲移民统称为“亚裔”,是一件过分脸谱化亚裔的事情,忽略了亚裔内部的文化多元性,不尊重亚裔;
b. 亚裔在美国一直被认为是模范少数族裔,但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移民,目前被归为“亚裔”,而实际在收入在丶教育程度上,并没有达到所谓的“模范少数族裔”线;而政府认为亚裔都过得挺好,所以在资源配置上不予以倾斜,导致这些东南亚的亚裔移民成为了隐形的弱势群体。
3)呼声:希望大家都来看到亚裔内部的多元化,通过更详尽的数据搜集来了解亚裔内部来自不同地区移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以及东南亚的移民其实是弱势群体需要帮助。

反对亚裔细分派:
1)主要反对者:华人社区
2)反对的主要原因:
a. 为什么只单单选亚裔来细分,不分其他族裔?这是赤裸裸歧视亚裔的表现。
b. 从美国历史来看,搜集信息这件事情对亚裔就是个噩梦,不禁让人想起了旧时的排华法案丶日裔被关集中营的历史悲剧,希望历史悲剧不要再重演了
c. 别以为我们看不出你们的司马昭之心,说是要细分亚裔搜集数据,其实就是为了进一步恢复加州已经禁止的平权法案,争取大学的入学资源。
3)呼声:不要通过细分亚裔来歧视亚裔,不要企图通过细分亚裔来歧视华裔,不要假借细分之名行平权之实!

两边的分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支持派认为细分是尊重,而反对派认为细分是歧视。如果您是一旁的吃瓜群众,怎么看?

为什么目前支持细分亚裔在主流是政治正确的?

笔者作为一个华人,也就是要被细分的亚裔之一,初次听闻亚裔细分法案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为什么要分亚裔,而不分其他族裔?亚裔怎么招惹你了?也就是上面反对派的第一个观点。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反应。现在回头想,有这样的反应,首先是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亚裔细分的提出者其实是亚裔群体内部成员-东南亚移民,而不是外部的其他族裔强加给我们的。其次,我当时不知道,长期生活在美国的亚裔,他们理解中美国亚裔所面临的挑战,和我这样成人后才来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是不太一样的。

很多中文平台对于亚裔细分的态度是极端反感的,原因参加上面提到的三条。但是,走出中文平台,我惊奇发现,怎么英文圈的亚裔民权组织都在为亚裔细分摇旗呐喊?如果亚裔细分是赤裸裸的歧视亚裔,他们这些亚裔组织为什么要力推一个歧视亚裔的法案呢?

有反对者可能说,那些主要是东南亚移民,为了争取政府资源。但是,如果留心的话,可以发现,推动亚裔细分的亚裔组织,远不止东南亚的民权组织,还包括上百个各种各样的亚裔民权组织,甚至全美最大的亚裔维权组织AAAJ(Asian American Advancing Justice-Los Angeles)都在力挺亚裔细分法案。并且,亚裔细分在主流媒体上,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

听到“政治正确”这个词,可能有些读者已经开始不耐烦了,还请各位稍稍忍耐继续读下去。这些年,左派中的激进分子做的很多“政治正确”的事情,可能和华人社区的一些理念不同。不过,在主流媒体上,“政治正确”仍然是话语权的来源,是游戏的规则。作为少数族裔的一份子,如果完全无视“政治正确”,不仅会失去广泛的同盟,最后还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效地反对亚裔细分之前,我们或许需要探究,为什么亚裔细分在亚裔内部以及外部,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道义支持?这个要说回亚裔在美国的一个刻板印象,也就是“模范少数族裔”。

所谓“模范少数族裔”,包括关于亚裔的这些刻板印象:聪明(也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可以学好数理化)丶有钱丶勤奋丶顺从丶无须政府或学校为之操心和额外照顾。不知道大家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是什么感受。我初到美国的时候,当时听说亚裔在美国是“模范少数族裔”,心里是沾沾自喜的,感觉好像拿到了“优等生”的荣誉头衔。这些标签不都是好的标签吗?除了顺从可能和美国推崇的个性有点冲突外,其他标签难道不是所有人都追求的吗?如果别人觉得我聪明又有钱,有什么坏处呢?

如果我真的聪明又有钱,那可能没什么太大的影响。问题是,一个族群里面,怎么可能人人都聪明又有钱?如果我并不是聪明又有钱,真的需要帮助,而那些分发资源的机构看了我的肤色就觉得,我能自己照顾好自己,没什么需要帮助的,其他肤色的人比我更需要帮助,那我怎么办?

这就是问题的来源。“模范少数族裔”的标签,看着是好的,但其实坑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亚裔,同时也是亚裔在职场面临“竹子天花板”的一部分原因。因为这个标签,大家都觉得亚裔顺从的个性缺乏领导力。很多亚裔吃了这个标签的哑巴亏,生活窘迫但得不到政府资源,或者职场上面临瓶颈无法施展拳脚。很多美国本地的亚裔民权组织常年都在反对继续称呼亚裔是“模范少数族裔”,想要撕掉这个标签。所以,目前支持细分亚裔的理由,和美国本土亚裔群体常年反对“模范少数族裔”标签的运动立场一致,这是其政治正确性的来源之一,也是为什么能够在亚裔群体内部,获得广泛一致同盟的原因。

其次,再说说“刻板印象”这个概念。细分亚裔的支持者表示,“亚裔”的刻板印象来自于大家对于亚裔内部的多元性缺乏认知,大家想到“亚裔”好像都先想到华裔,至少是东亚裔,但其实亚裔内部有好多不同的分支。大家的经济水平丶生活习惯丶文化传统都是不同的。所以亚裔细分有助于加强大家对于“亚裔”这个标签的深化认知,“亚裔”不是铁板一块的概念。呼吁打破刻板印象,其实可以在美国社会的其他方方面面看到,也是政治正确的表现之一。比如,女权运动究其实质也是要打破刻板印象,反对传统上针对男女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穆斯林群体希望打破刻板印象,穆斯林不都是恐怖分子;非裔希望打破刻板印象,黑人不都是潜在罪犯;西裔希望打破刻板印象,西裔不都是非法移民。于是,亚裔细分支持者呼吁打破刻板印象,这个理念可以和更广泛的民众取得情感上的连接和共鸣,这是其政治正确性的来源之二,也是其能够在亚裔群体外部,获得广泛同盟的道义原因。

为什么说目前的反对理由没有切中要害?

文章开头列出了笔者目前看到的三条主要反对理由:单挑亚裔细分是歧视亚裔的表现丶细分数据可能被用来迫害某些分支丶细分数据只是为了之后恢复平权法案。这些理由,确实都是华人社区最关切的问题,笔者也完全理解为什么持以上观点的反对派会这么担忧。但是,如果放到亚裔细分的大背景下,和目前支持者的诉求相比较,就会发现,完全属于各说各话,并且完全站在不同的语境和层面。

首先,为什么单独选择亚裔细分,而不选择其他族裔?支持派在很多场合表示,这是因为目前只有亚裔内部有这个呼声和诉求,其他族群暂时没有。上面已经提到,加州的菲律宾裔议员Rob Bonta是最早提出亚裔细分的人之一,很多亚裔的组织也一直在热切地推进这个事情。所以,亚裔细分的立法,说是回应亚裔内部的诉求,而不是外在的压迫,基本属实。作为亚裔内部没有提出这个需求的人,可能觉得没这个必要,但是想要上升到歧视亚裔这个层面,恐怕有点牵强。从美国亚裔长期面临的刻板印象来看,单挑亚裔是因为只有亚裔长年为“模范少数族裔”的标签所害。所以,说细分是歧视亚裔,属于脱离了语境的反对。

其次,细分数据可能被用来迫害某些分支。笔者个人认为,目前的三个反对理由中,这个应当是最能获取同情和理解的,也是加州共和党议员Bob Huff在一些公开文件中的主要立论点。作为美国历史上,曾被单独挑出来立法排斥的华裔,对于搜集信息这件事情比较敏感,无可厚非。搜集数据这件事情,本身是个中性的事情,可能用来帮助某些群体,也可能用来迫害某些群体。目前的细分支持派表示,这是为了一个良善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刻板印象,是为了提升对亚裔群体的多元化认知。但是,华裔是曾经被立法排斥的一群,我们对这样把我们分离出来的动作,表示很忧虑,很害怕。谁能保证这样的数据日后一定不被邪恶的势力所用?提升认知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一定要冒着这样的风险吗?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合理的质疑。

不过这一点仍然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反对的理由基于一种或然性的假设:这个数据日后可能会被用作坏的目的,比如新一次的排华法案。由于坏处是或然的,而支持方主张的“好处”是相对确定的。同时,支持方反驳,以前排华的时候也没有数据细分作为支持,不照样排华?细分数据和迫害是完全两码事。所以两相权衡下,恐怕说服力不足。其次,也有支持方的组织代表不无讽刺地提到(这里就不具名了),在当前美国,和排华法案最像的,当属穆斯林禁令,好像也没见你方有啥意见。对此,我竟无法反驳。

最后这一点,认为细分数据只是为了之后恢复平权法案,是目前三条反对理由中,笔者认为最值得商榷的。首先,如上所述,亚裔细分的支持方,至始至终没提到过这和平权法案有什么关联。当然,不排除一些支持细分的人,同时是平权法案的支持者。但是,既然目前亚裔细分的提出和支持者,一口咬定这和平权没有关系,而字面上确实丝毫没有提到平权,而反对方反反复复说,我们知道你就是为了平权法案。这就陷入了下面的循环:

支持方:细分亚裔是为了撕掉模范少数族裔的标签丶打破刻板印象![台下观众被这个崇高的理想感染,好多星星眼]
反对方:你们就是为恢复平权法案做铺垫!
支持方:[委屈状]没有啦,你误会了,这和平权法案无关,我们只是搜集点数据……
反对方: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你就是要恢复平权法案!
支持方:[摊手无奈状]

你要是台下观众,你怎么看?

俗话说得好,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一部分支持细分的人,确实是为了之后的平权法案做铺垫,但是就是打死不承认,那你跟他在这个问题上对峙,也只是浪费时间;还有一部分支持细分的人,可能确实没有想到平权法案什么的这么远,一味在这个点上纠缠,只能让他们觉得反对的人完全不在点上。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那就是,有一些人,可能是反对细分亚裔但是支持平权法案的。这样把反细分亚裔和反平权法案绑在一起,只能失去这一类的同盟。请千万别说没有这样的可能,笔者在身边亲测过,不止一个。

至此,我们已经检验了反对方的三个主要理由:平权法案的论点,对方基本就是否认和无视;为什么单独选择亚裔,因为只有亚裔内部目前提出了这样的诉求;数据可能被用来日后迫害华人,对方说,相信我,我们不会滥用数据的,信息搜集和迫害是两码事,真的要迫害没数据不也照样迫害?话说,你倒是怕迫害怕得厉害,可别人正在受迫害,你去哪里了?

那亚裔细分真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吗?是不是其实亚裔细分真的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好事,我们之前完全误解了?

我反对亚裔细分的原因:消除偏见的方法,不应该是制造新的偏见。

笔者在理念上,是同意支持派关于反对“模范少数族裔”标签的运动的。但是在手段上,通过细分亚裔来撕掉这个标签,笔者不能苟同。

在目前细分亚裔的呼声里,支持者在强化一个什么观念呢?那就是,通过细分的数据,我们应该能确认,东南亚来的移民总体上生活得比较艰辛,受教育程度也不高,是弱势群体,特别需要帮助;东亚来的中日韩移民以及南亚的印度移民,确实是“模范少数族裔”,混得都挺好。

Excuse me?说好的反对刻板印象呢?这哪是反对刻板印象,实在是把一种刻板印象,转化成另一种刻板印象啊。

亚裔群体里,大家都不喜欢“模范少数族裔”这个标签。但是目前的细分亚裔运动,没有在把这个标签连根拔掉,而是在玩换概念:让我们看看亚裔里面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模范少数族裔”吧。然后,一本正经地细分亚裔调查数据后,得出结论:东南亚的亚裔是弱势群体,需要帮助;东亚和南亚的亚裔不是弱势群体。好了,“模范少数族裔”的大旗就交给东亚和南亚的亚裔来扛了,看好你们哟!

美国的亚裔女喜剧演员Ali Wong曾经有一场红遍网络的单人脱口秀Baby Cobra,里面有不少关于亚裔的自黑玩笑。其中,作为一半华裔血统一半越南裔血统的她,曾玩笑间带到这个话题:亚裔也分好亚裔和坏亚裔,你懂的,来自富裕亚洲国家的亚裔,和贫穷亚洲国家的亚裔。

其实这样简单划分亚裔群体的刻板印象,已经在亚裔内部形成。而这样一种粗暴划分亚裔群体的刻板印象,很可能会随着细分亚裔而被加强和巩固。

这样的粗暴划分,首先背离了反对刻板印象这个理念,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东亚的移民中,也有很多苦苦挣扎的底层移民,这样的细分,会把他们进一步推到社会的边缘。并且,东亚的移民人口基数在亚裔移民中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些弱势群体的绝对值,未必很小。

一旦新的刻板印象定型,东亚和南亚裔将面临更深的误解,东南亚裔也会面临新的问题。上面提到了东亚裔内部的贫困人口问题,此外,东亚裔群体,即使是富裕群体,也仍然饱受模范少数族裔标签的困扰。如果新的偏见形成,“模范少数族裔”标签集中转嫁给中日印韩裔的小孩,认为中日韩印的小孩确实是不费力气就可以学好数理化,那么孩子在学校的压力会更大。其实现在亚裔小孩在学校的压力就挺大,因为老师同学的期望值很高:你天生就可以学好数理化的,你现在取得平均成绩,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孩子会面临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事实上,在美亚裔群体的心理问题确实不容忽视。

而东南亚裔一旦被冠以“穷亚裔”的名头,即使获得了一定政策倾斜,但是日后发达了想要把这个名头摘除,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西裔的一位大学毕业生曾经向媒体表示,她其实在一家大公司里是一个技术岗位的骨干,但是经过一些办公室,常常有同事会让她清理垃圾,以为她是清洁工。这就是“弱势群体”刻板印象对于族群内精英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在亚裔群体内细分亚裔,既不能摘除“模范少数族裔”的标签,充其量只是在族群内转移标签;也不能消除刻板印象,只是加重对于部分亚裔的刻板印象。故此,笔者认为支持者的理由不成立。

结语:除了反对,我们还能做什么?


也许有些支持者还会进一步理论,你的这个意思,不是也等于是承认这些东南亚移民的生活环境确实比较艰辛吗?你反对亚裔细分,那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笔者仍然认为,东南亚移民的弱势,和他们是东南亚裔没有什么关系。坚持以族裔为维度去调查,只能是南辕北辙,以一种偏见取代另一种偏见。我们应该观察的是,亚裔内部, 不论哪个分支,甚至少数族裔内部,这些弱势群体是否有一些共同点?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共同点,就可以以此形成更广泛的同盟,一起去争取相应的权益。有哪些共同点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笔者未经调查不敢妄议,这里只是略一建议,还有待社会学统计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去进一步了解:

· 父母的学历程度
· 英语是否为母语
· 父母是否会说英语
· 父母的职业和收入
· 家里孩子的数量

其实华裔里,也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华裔家庭。但是,可能很多读者,包括先前的我在内,也囿于刻板印象,确实在脑海中认为自己是“模范少数族裔”,甚至忽视了我们的同胞中,也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从而把自己与东南亚裔的弱势群体,直接对立了起来。

如果我们能更多深入社区,了解华裔弱势群体的难处,找到与其他少数族裔中弱势群体的共同点,那么在很多公共问题上,或许可以求同存异,少更多摩擦,多更多共赢。

近些年来,华人新移民参政议政的热情高涨,是一件可喜的好事情。但是,更多时候是防御反击式的,而比较少建设性的,“我反对”说得多,“我建议”说得少。西裔墨裔提平权法案,我们反对,因为影响我们孩子上学; 现在其他亚裔要细分,我们又反对,还是因为影响我们孩子上学;黑人搞Black Lives Matter我们嗤之以鼻,甚至上升到了一代移民和二代移民因此开撕的地步。

把这些事件放在一起看,实在有点讽刺。第一代移民看所有问题的视角,都以是否影响孩子上学为出发点,不论其他;而孩子上了藤校以后,反过头来和父母因政治立场反目。这个循环,要到什么时候能终结呢?


孟小洁
2017年7月29日
于洛杉矶

*笔者为加州执业律师,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指正。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0 0
 Share with WeChat
Open your WeChat,Scan QR Code,and then click the share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of your sc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