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Navigation
Views: 1152 | Replies:0
古巴导弹危机对朝核危机的启示
By 后沙月光  
Tag: 朝核
OP 05/10/2017

朝核危机发展到今天,劝架的中国,越来越有一种打架的气氛,所谓气氛就是骂战开始,中朝两国媒体口水战也越来越失去理性,变成了一种纯情绪上的发泄。

关于中国媒体骂架的功夫就不多说了,反正是句句占理又能引人注目,但某些媒体的德性这些年我们时常领教,要是真跟朝鲜干上了,反手抽中国耳光的肯定也是媒体,一样句句占理。

如果将时针拔回到1962年,深入剖析一下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的处置方式堪称教科书。这场危机对全人类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朝核危机。

教科书的比喻并不是指美国处置危机过程有多完美,而是情绪与理性,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对比启示。

危机之初

古巴卡斯特罗政权对美国入侵的担忧,对古巴安全面临的威胁恐惧,跟朝鲜(金家三代)有很多心理上的相似之处。

古巴恐惧的理由:
一,美古不可能和平相处,美国不惜动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古巴政权。

二,1961年维也纳会议上苏联没有坚决保护古巴的表态。

但谁也没想到到了1962年,卡斯特罗会允许苏联将远程核导弹部署在古巴,没有古巴的同意,苏联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7月,军运船只开始抵达古巴。

8月,古巴港口的苏联货船(不含油船)已达37艘,其中20艘载有军事物资。

9月,第一批进攻性导弹运抵古巴。

然后是导弹拖车,加油卡车,雷达牵引车,以及萨姆防空导弹,喷气式轰炸机(可载核弹),最后还有22000名士兵和顾问(掌控,装配这些武器,有点像萨德入韩)。

所有运输都是在绝密状态下进行,相关港口居民都被疏散一空,军运船只在夜间靠岸,陆上运输路线亦是绝密。

但CIA在8月份就已经察觉到苏联对古巴援助中的“新的,异常的东西。”并上报了肯尼迪总统。

总的来说,CIA还是判断苏联对古巴的军援依然局限在防御性武器范围,论据是苏联从未在境外部署过进攻性导弹(包括东欧),更不可能冒着美国作出军事反应的危险之下,将进攻性导弹运入古巴。

从这种判断出发,白宫主要成员对古巴军事部署具有进攻性的说法一概否认。

8月24日,美国国务院情报司负责人希尔斯曼向国会保证,古巴军事装备是防御性的。

9月4日,肯尼迪宣称“没有证据说明古巴出现了进攻性导弹。”

9月19日,美国情报委会员在内部评估报告中再一次确认,苏联不会将进攻性导弹运入古巴。

一直到10月14日(15日侦察照片证实了古巴有进攻性导弹),总统顾问邦迪依然不认为苏古之间有进攻性部署。

判断上的失误使美国浪费了许多制止危机升级的时间,也陷入了起初的被动之中。

美国国内则因为不久要举行的国会大选,而将古巴问题演变成了一场政治口水战,印第安纳州参议员(共和党)呼吁总统不要再研究局势,要赶紧行动,保卫美国利益,阻止苏联导弹进入古巴。

肯尼迪则在8月29日予以回击,说议员们“不负责任!”

9月13日,肯尼迪重申古巴的军事部署不是挑衅行行动。

10月13日,肯尼迪去印第安纳州拉票时,痛骂有人“自封为将军,想把别人的儿子送上战场。”

尽管白宫不断否定古巴威胁,但从8月下旬就采取了预防措施。

总统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司法部长)还与苏联大使多勃雷宁举行密谈,传达总统对古巴事态的关切。但问题是多勃雷宁作为一名大使的确不知道苏联军事部署目的,坚决否认了传闻。

9月5日开始,17日,26日,29日,10月5日,7日等时间,U2侦察机陆续拍摄到了古巴的萨姆导弹发射场,米格飞机,导弹巡逻艇,伊28轰炸机等重要照片。

10月15日深夜,CIA摄影情报分析小组确定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战略核导弹,并马上通知了邦迪,邦迪16日早上向肯尼迪作了汇报。

肯尼迪暴跳如雷,因为赫鲁晓夫不但向他说了假话,而且以这种方式挑衅总统本人。

从肯尼迪的角度看,古巴导弹危机已经是客观事实,它的政治威胁远大于军事威胁。

因为如果肯尼迪不坚决有力的回击苏联,那么美国的大国形像,总统形像和自尊心会全被砸得粉碎,另外白宫和国会也将陷入一场政治危机。

美国的应对

肯尼迪要求邦迪安排一次最高级会议,以便进一步核查证据材料,提供解决方案。这个小组成员为:内阁部长,总统私人顾问,及前国务卿艾奇逊,前驻德专员麦克劳伊。

10月16日,上午11点45分在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小组会议,这个小组被命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简称“国安委执委会”。

执委会最终确定的人员,1,总统最信赖的专家,2国务院,国防部,CIA等机构中的核心成员。但没有任何一名国会议员,也没有设立国会联系人。

议员帮不上忙,而且如果请了某几位议员,那么其它议员就有被排斥的感觉,一律不请在政治上风险最小。

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主要议事机构就是这个执委会(它没有正式编制),内阁则被甩在了一旁。

肯尼迪既没有召开参谋长联席会议,也没有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

执委员的出现,说明美国战略(导弹危机处置)的主要部份并不是在宪法规定的政府机关中酝酿制订。

执委员所有讨论内容为最高机密,决不能向外界有任何泄露。也就是说在这时,美国媒体仍然不知道白宫已经确认苏联部署了核导弹在古巴,所谓的公众知情权就是这么回事。

过早泄密,只能使美国民众陷入愤怒和惊恐之中,另外,苏联也将加紧部署。如果美国想夺回主动权,就必须在准备好行动方针之前,不得泄露总统等人已经知道这一事实。

保密程度不亚于二战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

一,参会人员对家属和秘书必须守口如瓶。

二,官员必须在没有助手的情况下打字或书写。

三,参会高官必须经常在不同地方亮相(像国务卿腊斯克当时就是自己打字,并时常公开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活动,以免媒体或别国谍报人员生疑)。

在执委会内部,没有级别和地位高低之分,国家安危面前,级别高低算得了什么?

在第一次会议上,就有多种方案出现:
一,空袭古巴,摧毁导弹基地。
二,除了空袭不排除入侵古巴。
三,用海军封锁。
四,外交试探。

10月16日(周二)早上是第一次正式会议,其实将各方意见归纳起来,美国无非是两种选择:
一,空袭
二,默认。
主张默认的是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他的意见是要避免与苏联爆发核冲突,危机从长远看是一个战略问题。他说:“导弹就是导弹,至于你是被莫斯科飞来的导弹还是古巴飞来的导弹杀死,请问差别在哪里?”

总统顾问邦迪和不少人赞成这种主张,应当先与苏联进行外交上的试探。

肯尼迪坚决反对予以默认的政策。“美国对苏联的所作所为不能一律加以接受。”

主张空袭的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国防部助理部长尼采,财政部长狄龙。

总统表态后,邦迪转向支持空袭,艾奇逊则成了空袭论的主将。在主战阵营眼中,“导弹危机”不是一场危机, 而是一个最好的理由,可以借机将卡斯特罗的古巴从西半球抹掉。

第二次会议中,空袭论受到质疑,副国务卿鲍尔头一个反对空袭,麦克纳马拉部长和副部长罗斯韦尔坚持反对空袭,而主张封锁。

肯尼迪兄弟也不赞成空袭,
第一,空袭无法确保摧毁所有导弹发射基地,只要有一枚核导弹反击成功,美国将无法承受。

第二,美国无论是传统还是历史,都不容许偷袭,“珍珠港”式袭击,是可耻的行为。

麦克纳马拉的封锁论,最终为肯尼迪所接受,他的理由是:

一,偷袭可耻,有损美国威信。

二,一旦采用空袭,就排除了其它所有选择。

三,外科手术式打击在军事上不现实。

最后他警告,空袭将使危机升级。

周四晚上的会议上,执委会思想开始形成统一,肯尼迪赞成封锁的建议,美国应当给苏联一个选择的机会。

在直接军事接触之外,赫鲁晓夫可以让他的运输船掉头离开,而不是停下来而临美军检查,两个核大国之间,有选择机会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在三军参谋长的极力反对下,肯尼迪还是着手指示秘书索伦森准备起草讲稿,宣布进行封锁。

周五早上,肯尼迪召见三军参谋长等空袭派,听取他们的陈述。艾奇逊坚决反对封锁,力主在导弹能使用前一举摧毁古巴基地,他的意见是“核武器已经在那里了(古巴),它能够杀死几千万美国人,苏联对袭击作出军事反应只是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封锁不一定能保证核武器全部撤出古巴。”

肯尼迪没有被说服,最终还是封锁派取了胜利,在周六作出决定之前,肯尼迪召见了空军战术轰炸司令部头头们,没有一个司令敢保证能摧毁所有的古巴导弹基地和核武器。

肯尼迪认为“就算封锁无法令苏撤完所有导弹,但空袭也无法完成这项任务”。那就应当给苏联人一个选择。

在面对军方的愤怒下,肯尼迪抛出了替罪羊,当时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为了寻求在外交上的主动,提议:美国从古巴关塔那摩基地撤出美军,拆除意大利朱庇特导弹发射场和土耳其导弹发射场。

肯尼迪全部予以拒绝,虽然朱庇特基地早已陈旧,拆除令也已经下达,但这时反而不能去拆,以免苏联理解为美国在压力下让步。

所有人将怒火喷向了史蒂文森大使,有人说他在搞“慕尼黑”,国难当头想绥靖,这种指责等于说他是叛国。

肯尼迪将他当成了牺牲品,这种不好受的滋味一直缠绕着史蒂文森,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天。

为了防止史蒂文森在美国将问题提交联合国(抢在苏联前)后,过于软弱,肯尼迪派麦克洛伊去“协助”大使。

10月2日下午五点,肯尼迪会见了二十位国会领袖,通报了事态的发展。议员们对肯尼迪事前没有透露任何情况极为不满,共和党的哈勒克表示虽然支持总统决定,但要求将以下情况记录在案:总统事前没有就古巴危机征求过国会意见,现在只是通报。

肯尼迪憋着一肚子火回到白宫书房,向全世界发表了广播讲话,说明古巴局势以及为什么要实行封锁?但封锁一词改为了“隔离”。同时表示古巴无核化是美国坚定不移的目标,肯尼迪重点强调“隔离”只是初步措施。

星期一宣布隔离,但一直到星期三才付诸行动,这48小时,就是距离最近的苏联货船抵达隔离线所需要的时间。

解除危机

隔离时间内,一切重要细节由总统班子亲自掌握:
一,勒令哪些船只停航。

二,停航命令宣布时间。

三,哪些话可以讲,哪些话不可以讲。

四,没有总统命令,不得登上苏联船只检查。

周四,苏联油轮布加勒斯特号驶过隔离线,美军没能登船检查,美国民众情绪非常不满。

周五,总统下令登船检查一艘黎巴嫩(苏联租用)货船,扳回一城面子。

最终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人撤回导弹,发射场停工,在联合国内进行谈判逐步化解。

但没有美国强大的核威慑力和常规武装力量打击力,苏联就不可能被吓退。

赫鲁晓夫考验了美国人的意志,美国也经受住了考验,这种考验极度危险,双方都是在刀锋上行走。

这场危机告诉我们:

1,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在正规的政府机构中制订。

2,立法机构(国会)在整场危机中的作用极其有限(执委会没有告知他们)。

3,在危机期间,美国公众舆论在形成决策的过程中所占分量可有可无。

4,肯尼迪将应对危机的决定,实施,监督的权力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最后,再分析一下第3点:

美国民众的知情权来自媒体,一旦在白宫提供信息的范围之外,媒体便别无所知,民众思想显得异常混乱和不明真相。

白宫尽了一切力量,以代表公众舆论方式利用了公众舆论。总统通过强调古巴导弹威胁,做到了“制造舆论,而不仅是对舆论做出反应。”

当时尽管《纽约时报》的名记赖斯顿在周六就搞到了导弹新闻信息,但慑于白宫力量,一直拖到下周一(白宫声明之后)才予以报道。

换句话说,美国媒体在危机中,没有与国家唱反调(或被有效控制),舆论导向也非常明确,真正的敌人是苏联,而不是古巴。逼迫真正的敌人让步或妥协,危机便迎刃而解。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实力做后盾。

从朝鲜核问题爆发到今天,中国的被动局面归根结底还是实力问题,相信中国实力在将来肯定会大大提升,那时我们有更多的手段来解决朝鲜半岛一系列问题。

然而,中国某些媒体正在试图把一个劝架的变成打架的,还沾沾自喜,这可不像是单纯的情绪问题,真的挺令人费解。 

0 0
 Share with WeChat
Open your WeChat,Scan QR Code,and then click the share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of your screen.